(资料图)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充电费用的上涨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近期,上海等地的充电费用大幅度上涨,涨幅高达87%。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于电价调整、夏季用电高峰、运营商服务费调整以及汽车数量和充电桩数量之间的矛盾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尽管充电桩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充电桩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1200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数据,2022年底,国内前五大充电桩运营商分别为特锐德旗下特来电(20.2%)、星星充电(19.3%)、云快充(14.4%)、国家电网(10.9%)、小桔充电(5.2%)。其中,特锐德运营的公共充电终端达到36.3万个,但由于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特锐德在2022年的充电桩运营业务毛利率仅为19.07%,资产负债率达到67%,每年承担着2亿多的利息费用。
尽管面临压力,特锐德的充电桩运营业务扩张步伐从未停止。2020至2022年三年里,特锐德运营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分别达到20.7万/25.23万/36.3万台。2023年5月,这个数据进一步上升至40.988万台。分析人士指出,继续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充电桩的利用率,与充电桩区位选择,用户粘性高度相关。只有提前占据优质的充电桩区位,提高充电桩覆盖范围,才能够提高用户粘性,并进一步提高充电桩利用率。
充电桩行业的发展也引发了对未来盈利模式的探索。天风证券建议,想要提升充电运营的经济性,核心的因素在于使用率和电价。一方面,为提升使用率,大功率柔性充电堆技术能够使投资成本降低,并且柔性堆的功率可随时向上升级,降低重复投资。另一方面,在电价层面,由于充电桩企业直接向下游用户收取电费,而运营商所用的电一般向当地物业公司采购,目前充电运营商通常推出分时电价策略,电网拉大峰谷价差,在此基础上,光储充的必要性或将提升。
在国内外政策驱动以及欧美巨大市场空间带来的出海机会下,充电桩企业的业绩或许正陆续兑现中。A股充电桩龙头盛弘股份近期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1.63-1.96亿元,同比增长139.1%-187.5%。此外,其他充电桩企业今年预计也有不俗的表现,充电模块龙头通合科技预计二季度充电桩营收也能实现环比80%的增长。
本文源自:热点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