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今年年初,一则“特警楼顶0.7秒飞身救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内容惊心动魄。视频的主人公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副支队长兼特警大队大队长张昊。鲜为人知的是,支撑张昊起跳的那条腿上打着3根钢钉。
(资料图片)
“大部分处置现场,机会只有一次,我们必须保证万无一失。”从警23年,张昊从派出所民警干到业务骨干,又到“特警新兵”,他和战友们为了“平安北京”的无悔诺言,时刻准备利剑出鞘,用生命守护生命。
今年2月,朝阳公安分局接到一起警情,一名男子在某小区楼顶欲跳楼轻生。接到出警指令后,张昊第一时间带队赶赴现场。
只见一名男子坐在顶楼边缘,情绪激动。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张昊和同事们心急如焚却不敢轻举妄动。男子看起来有50多岁,张昊便与他聊起了家庭情况和人生感悟。此时,男子突然提出想听一首经典歌曲,张昊便迅速用手机为其播放。
经典的旋律飘扬在楼顶,男子热泪盈眶。张昊的战友趁机去递纸巾。就在男子放松警惕探身取纸巾的瞬间,张昊一个箭步飞扑向前,一把抱住了他向后倾倒的身体。张昊的膝盖“咚”的一声重重撞击到了地面。其他战友迅速跟进,合力将两人从楼顶边缘拽回。
现场的执法记录仪显示,从纵身一跃到死死抓住轻生者,张昊仅用了0.7秒。这段飞身救人的视频后来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人们记住了这个让人感动不已的白发特警。
当特警就要处置各种各样的突发案事件,干这行就是奔着危险去的。43岁的张昊已满头白发,他说在警队里,和他一样的战友有很多。
“对自己够狠”是很多战友对张昊的评价,还有就是“张昊是我见过的最爱这个职业的警察”。
只要谈及五花八门的警务装备和警务技巧,张昊就会滔滔不绝。在他的影响下,队伍中的年轻警察们个个充满了朝气。他们每天探讨警务知识,对每一次抓捕行动、每一次警情处置,都要复盘推演,甚至对其他地方发生的一些警务新闻都要进行探讨,设身处地思考处置是否得当,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2013年,张昊还在派出所工作。一次抓捕中,因嫌疑人拒捕,给张昊的腿造成了严重的十字韧带断裂。他忍着疼痛将嫌疑人带回。之后的一周,张昊在病房中度过。手术后,3根钢钉留在了他的腿上。
伤愈后,张昊更注重抓捕行动中的预案设计,针对不同性质的案件,预判违法嫌疑人的特点,据此对人员配置、警械要求、最佳抓捕时机和点位都提前做好准备,希望不让组员们再吃自己吃过的亏。
做特警需要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心理素质。20余年的警营历练,43岁“高龄”的张昊在特警队伍里毅然选择了和年轻小伙儿们一起推轮胎、拉单杠,日复一日地进行体能训练。
如今,作为特警队的“领头雁”,张昊永远最早到岗,晨会前完成晨训,夜晚独自加训。训练“不打烊”使他在全局特警系统考核成绩直线提升,技战术能力更加专业,“白头特警教官”的名号由此诞生。
张昊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类突发案事件的处置方案流程以及警务技战术方面的专业书籍。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特警队队长,张昊既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又有“我是队长我先上”的责任感,双重压力也是进步动力。
他结合自己多岗位的工作经历,从执法规范化的角度出发,先后创新建立了“执法思维导图”“一案一分析、一案一总结”等工作法,从而提升整个队伍的“战力”和“谋力”。针对“信息差”导致拖延的问题,张昊与队员进行了全面复盘,总结形成了远程指挥、信息汇总、即时反馈的“同步处置”工作模式,并被成功应用于随后的实战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出手即出色,完成也要完美。无论是在解救轻生人员还是处置挟持人质等各类突发案事件现场,像张昊一样的特警战士们始终英勇善战、临危不惧,迎着危险冲锋在前。加入特警队一年多来,在500余起搜救、抓捕等各类警情中,张昊带领队友们实现了100%成功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