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古村“活”起来

池州日报  编辑: 刘晓东   2023-04-23 10:36:42

呈“北斗七星”状布局的石门高俯瞰图。记者张延鹤摄

“西汉居千载,东晋第一家。”在贵池区棠溪镇,有一座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的千年古村——石门村,古人对它的评价,便藏在这句诗中。

它从千百年风霜浸染中走来,被无数诗人所称颂,又以“中国首批传统村落”扬名,吸引着远近游客纷至沓来。


(资料图片)

石门高的魅力从何而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这三个关键词是答案。2007年,民俗文化爱好者柯芳春首次踏入石门村,便被村内大量的古民居遗址所震撼,望着眼前尽显历史沧桑的古建筑,一种保护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些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可不能消失掉!”

“保护”的想法一旦萌芽,便再也停不下来。第二年,柯芳春便成立了池州市石门高旅游开发公司,并与棠溪镇政府签订整体保护开发石门村协议。

在此背景下,由市、区古建筑专家一同参与编制的《池州市石门高古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出炉,一纸“石门村核心区内不得建新房,核心区外建房必须是徽派建筑”的规定正式拉开石门高从沉寂走向新生的序幕。

“古村落内现保存明清建筑三十余幢,民国到解放后建筑一百多幢,我们一直坚持对这些古居进行修护。”池州市石门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声甫告诉记者。

近年来,棠溪镇政府持续强化拆旧建新管控,安排投入保护资金,按照修旧如旧要求,保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性建筑的有效修缮,加快推进古建筑挂牌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经修复完成挂牌的古建筑达11户,总耗资近2000万元。

文昌阁、实业厅、高氏宗祠、怡和号、振赢学院……行走古道之上,杨声甫一边向记者介绍每处古遗迹背后的故事,一边向来往村民打着招呼:“我们现在走的这条石板道没有修复之前还是水泥地,那边的实业厅是全市目前唯一保存的‘四阵走马楼’,后期我们想建一个展厅……”

“理顺历史的脉络,保护古村的肌理。”这是每一个石门村人对古村保护的宣言。为发挥文化传承与浸润作用,让传统村落实现可持续发展,石门村进行了有益探索。

“石门高以‘魁星文化’著名。整个村落呈‘北斗七星’状布局,还有一座刻有‘魁’字的山峰,村口则建有文昌阁、船形房。”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俊告诉记者,综合这些特点,该村以打造“集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中国魁星文化村”为定位,致力于让游客亲身感受千年科考制度下的“读书文化”。

一批民宿的出现,让村中升腾起更多的“烟火气”。

“老板,这边有唱歌的地方吗?”“有的,稍等,马上带你去!”临近“五一”,石门村村民高天青虽然忙碌,心里却是美滋滋的。2018年,高天青在外考察时,被外地民宿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吸引,决定抓住这一商机,回乡对自家有2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进行“改造”,投资近千万元打造了以住宿、餐饮、露营为主的天青山庄。据介绍,自2022年试运营以来,天青山庄日均接待量约30人次,月均收益约4万元。

“我家一共十几个房间,到了周末根本不够用,我准备喊上同村的村民也建设民宿,带动大家一起就业增收。”高天青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高天青的带头引来不少投资者的关注,在石门村村部,有8间由石门村小学原址为基础改造的精品民宿,名为“桃花坞”。“当时这些老房子刚好闲置,便有一浙商过来投资,现在主要用于单位职工疗休养。”高俊介绍道,“我们还将一楼的闲置区域打造成了养老助餐、文化休闲两用的空间,供村民平时使用。”

对于石门村的嬗变,亲历者周冬莲很是欣喜:“我今年77岁,年轻的时候我还是村干部,那时来村子游玩的人少,很多老屋破败不堪,现在每天都十分热闹。”

“古村落保护和利用,需要深挖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让乡村景色更美丽、文化更兴盛。”高俊表示,石门村正大力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历史文化名村相关保护规定,主动以传统建筑、房屋发展乡村旅游,让诗中古村真正“活”起来。 (记者陈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