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年一名将,被孙权亏待,死后东吴无良将被晋国所灭

  2023-01-04 19:41:22


【资料图】

三国时期,名将如同过江之鲫,可是到了三国末年,这些将领逐渐凋零。而吴国本来也有很多将领,到了末年的时候,良将很稀少。不过有一员名将,他是大都督陆逊的儿子,掌握着东吴的征伐大权。这个人就是陆抗。

陆抗的父亲陆逊也是东吴著名的将领,但是孙权跟陆逊却是有嫌隙的。等到陆逊去世后,陆抗葬父,而孙权却把以前杨竺告发陆逊的20条罪状都拿出来一一跟陆抗对峙。对自己父亲的清白,陆抗当时清楚,他逐条辩驳,让孙权最后都哑口无言。

当时的陆抗只有二十岁,任建武校尉,但是他如同他的父亲一样,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青年将领。赤乌九年,也就是公元246年,陆抗被孙权任命为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相互交换防区。

诸葛恪到了陆抗的防区,才发现他的驻地几乎是完好无损的,但是诸葛恪自己的却有所毁坏,因为感觉十分惭愧。这说明陆抗是一个尽忠职守且非常有能力的青年将领。可惜早年的时候,他因为父亲的缘故被卷入到"两宫之乱",所以一直得不到重用。

孙权其实心里也明白陆抗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将领。公元251年,陆抗回到都城治病的时候,孙权召见了他,流着泪对他说:"我过去听信谗言,所以对你父亲有所冤枉误解,也亏待了你。我之前问责的材料,全都一把火烧干净,不要再留下让人见到了。"

那时候的孙权已经是晚年,到了这个时候对自己以前做的事进行忏悔,陆抗可能会百感交集。果不其然,第二年,孙权就去世了。而且因为孙权去世后,诸葛恪被杀,陆抗作为他的姻亲也受到了牵连,与诸葛恪的外甥女离婚了。

此后,陆抗迎来了自己终于能够被重用的时候。公元257年,原本是魏国将领的诸葛诞背叛魏国,投降东吴。于是吴国的君主孙亮就任命陆抗为柴桑都,然后让他前往寿春支援。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陆抗此去一举击败了牙门将军,然后升迁为征北将军。

后来更是被拜为镇军将军,负责镇守西陵。可惜东吴后来皇室斗争非常激烈,不久东吴的君主就换了人。而陆抗终于能够被重用,有施展自己才华机会的时候,却偏偏遇到了孙皓这个亡国之君。

孙皓起初即位的时候,还是有作为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变得残暴起来,而且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陆抗虽然远在西陵,但是听说听说了朝政混乱,于是一再上书孙皓,希望能够纠正君主的过错,但是孙皓丝毫没有在意,只顾着自己玩乐。

除此之外,陆抗还与西晋的羊祜交好。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因为两人毕竟是敌对国家的将领,但是实际上,正因为两人都是优秀的将领,所以才能够较好。羊祜对吴军采取的是怀柔政策,每次交战,竟然都先跟他们商议好交战的时间,从来不搞突然袭击。